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調味品。但它的誕生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生活中我們不缺味精的使用,今天就跟隨上海勁馬生物一起去了解一下我們化學世界里的味精吧!
說起味精的發明,純屬一種偶然。1908年的一天,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池田菊苗做完一天的實驗后,回到家中。妻子端上做好的晚飯,早已饑腸轆轆的教授吃得特別香,尤其是湯,盡管湯里只有幾片黃瓜和海帶,卻異常鮮美。黃瓜絕不會這么鮮美,教授心想,這個奧妙一定出自海帶。于是教授決定揭示其中的秘密。
通過對海帶中含有的化學物質進行提取研究后,池田菊苗終于發現海帶里含有一種叫“谷氨酸鈉”的物質。它非常鮮美,放進湯里,能使湯的味道更佳。池田菊苗教授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味精”。
然而能讓食物產生鮮味的并非只有谷氨酸鈉,1964年,以烏苷酸鈉為主體的“強力味精”面世了。說來有趣,烏苷酸鈉本身的鮮味其實同普通味精也差不多,只有當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鈉時,它才會同谷氨酸鈉發生“協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鮮度提高。所以,強力味精實際上就是用少量烏苷酸鈉摻到普通味精里制得的。
其實,還在強力味精發明之前,有經驗的廚師已經利用這一化學原理來提高鮮味了。他們在燒雞、燒肉時,往往要加少許味精,因為肉類中也有烏苷酸鈉,加進去的味精能與之發生鮮味上的協同作用,使鮮味大幅度提高。
人們對“鮮”的追求并未就此結束。當歷史老人在邁越80年代的zui后幾步時,又有人發明了一種“超鮮味精”。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精要鮮上600多倍!看來,事物的發展是沒有窮盡的,鮮也是無止境的??!
谷氨酸鈉(C5H8NO4Na),化學名α-氨基戊二酸一鈉,是一種由鈉離子與谷氨酸根離子形成的鹽。其中谷氨酸是一種氨基酸,而鈉是一種金屬元素。生活中常用的調味料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
我司所售CAS號:142-47-2為谷氨酸鈉科研試劑,提供完善的技術指導,有需要的朋友們趕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