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大鼠模型的視頻腦電圖研究
張 寧1,李文強1,杜好瑞1,王夏紅2
( 1. 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電生理室 河南省生物精神醫學重點實驗室,河南 新鄉 453002; 2. 新鄉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河南 新鄉 453000)
摘要: 目的 探討癲癇大鼠模型的視頻腦電圖檢測方法,為評價癲癇大鼠模型尋找實驗室依據。方法 構建氯化鋰和匹羅卡品急性癲癇大鼠模型,利用視頻腦電監測儀觀察腦電圖動態變化過程。結果 大鼠腹腔未注射氯化鋰和匹羅卡品藥物前腦電圖各個導聯均表現為 9 ~ 12 Hz 的 α 波或 17 ~ 19 Hz 的 β 波,波幅 20 ~ 80 μV,即基礎波。未觀察到棘波、尖波等癲癇樣波。注入氯化鋰和匹羅卡品后平均 5 ~ 80 min 中央區出現散在的尖波、棘波為先兆期,然后逐漸波及到各個導聯,可見棘波、尖波及短程放電,強直-陣攣期表現為棘波、尖波、多棘-慢波及棘慢波長程放電。結論 視頻腦電圖可作為評價癲癇大鼠模型有效的檢測手段。
關鍵詞: 癲癇; 大鼠; 視頻腦電圖中圖分類號: R742. 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4-7239( 2011) 06-0687-03癲癇是一組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所致短暫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為特征的慢性腦部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1-2]。目前急性大鼠癲癇模型多采用氯化鋰和匹羅卡品注射來誘導,但對于模型評價仍以行為學觀察為主。本研究采用視頻腦電圖( video-electroencephalogram,V-EEG) 對大鼠癲癇模型實行了動態檢測,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 1 實驗動物 實驗動物由鄭州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選擇 30 只成年雄性 SD 大鼠,8 ~ 12 周齡,體質量( 350. 15 ± 20. 23) g,籠養,每籠 1 只,置于室溫( 19 ± 2) ℃,自然晝夜循環,非直接光照條件下生活,自由進食,清潔飲水。注意避免非特異性應激反應的發生。
1. 2 方法
1. 2. 1 癲癇動物模型制作 實驗動物在新環境適應 3 d 后開始制作急性癲癇模型。試驗第 1 天 21點鐘測 SD 大鼠體質量,然后腹腔注射氯化鋰( 美國Sigma 公司生產,批號: 105679) ,用量 25 mg·kg - 1,劑量 5 mL·kg - 1,18 h 后( 第 2 天 15 點鐘) ,腹腔注射匹羅卡品( 上海勁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批號: 100157 ) ,每 次 用 量 10 mg · kg - 1,劑 量1 mL·kg - 1,如果無癲癇性發作或癲癇性發作沒有達到 Racine[3]制定的癲癇性發作 III ~ V 級標準者,每隔 30 min 重復腹腔注射匹羅卡品 1 次,直至大劑量達 60 mg·kg - 1為止[4]。發作程度按 Racine 進行分級,發作達到 III ~ V 級,持續癲癇發作不緩解的動物進入癲癇持續狀態( status epilepticus,SE) ,歸癲癇模型成功組。Racine 標準: 0 級: 無驚厥; I級: 面部陣攣; Ⅱ級: 面部陣攣 + 節律點頭; Ⅲ級: 面部陣攣 + 節律點頭 + 前肢陣攣; Ⅳ級: 面部陣攣 + 節律點頭 + 前肢陣攣 + 后肢站立; V 級: 面部陣攣 + 節律點頭 + 前肢陣攣 + 后肢站立 + 跌倒。
想閱讀文獻全文,可點擊下載或者lian系我司業務員領??!